再好的城市,没有情感,人生也难以安放|兰州

摘 要

  认识和记忆一个城市有很多种方式,就比如兰州。 作为兰州女婿,多少年来来往往中,我都是通过市内各座黄河桥和南北滨河路来建立认知的,这样基本可以在兰州不会迷失。 妻子作

认识和记忆一个城市有很多种方式,就比如兰州。

作为兰州女婿,多少年来来往往中,我都是通过市内各座黄河桥和南北滨河路来建立认知的,这样基本可以在兰州不会迷失。

妻子作为离开兰州三十年的曾经兰州人,她对兰州的记忆是以一些老地名和家里兄弟姐妹亲戚住的地方来维持记忆的。



女儿因为工作原因,这一两年也常来兰州,她对兰州的标识很简单,美食和好玩的去处。

而生活在兰州的妻子家里人,就会丰富多样,一条街道如果给你说不清楚,那这条街道里的所有内容甚至历史变革,就都可以成为辅助,直到总有一个点能唤醒你。

这些不同的方式其实就直观的表现出了不同的人在情感中,对于兰州的接受和融合的角度的不同,甚至可以轻易分辨出年龄层和对兰州的亲疏感。

与我,一定是没有太多的贴近,我的兴趣和喜欢,更多的只是在一个城和一条河的拥抱中,散发表现出的那些宏大或者细微的让人沉迷的微妙气息。

于妻子,是所有过往记忆的沉积,不论这个城市如何变化,只要刘家堡孔家崖费家营十里店这些地名还存在,她就和这个城市还保持着骨子里的联系。

于女儿,应该只是一种经过,她的那些喜欢和认识,纯粹就是年轻人打开一座城市最直接的方式。至于说对这座城市的深入,还差着无法想象的距离。

于妻子在兰州的家人亲人,兰州就是在小家之外放大了的一个大家而已,他们能随时触摸到这个城市的脉搏,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已经是这个城市脉搏跳动中的一份组成。



这和所有的概念都无关,纯粹都只是感情的选择,甚至这种感情都和客观扯不上关系,都只是个人的主观。这在对自己家乡的态度和对自己喜欢的城市态度上,最为固执和明显。

就像不喜欢兰州的人,怎么都不会喜欢,但把兰州当家乡的人来说,哪里都是喜欢。因为从本质上说,兰州就是他们,他们就是兰州。

等到一旦离开家乡,再喜欢一个城市一个地方,骨子里也就只有两种决定因素,一个是在那里成长生活过很长时间的人,一个是在那里有可以放在心上放在生命里的人。

所以,妻子作为兰州人喜欢乌鲁木齐,是因为我在那里,我们组成家庭把生命放在了那里。

而我喜欢兰州,不断去发现兰州的好兰州的美,是因为妻子生长在兰州,她的根在兰州。

至于女儿是不是喜欢这两个城市,并不重要了,因为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城市。但就因为我和妻子,这两个城市也一定会在她的记忆和生命里留存。

否则,世界如此之大,穷尽一生也不过才能抵达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远方的诱惑生生不息,我们怎么可能就轻易让自己停下来,把所有的时光,轻易安放在寥寥无几的城市之中,不能忘怀,不敢忘怀。

人生需要安放,可如果没有情感,哪里有可以安放的人生啊!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